首页>检索页>当前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智驱动终身教育变革——数智赋能大规模个性化终身学习平行会议观察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欧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活到老学到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既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教育追求,又体现着全人类共同教育愿景的理念,借助数字技术的革新力量,正逐步变成现实生动的教育图景。

数智技术将如何驱动终身教育变革?又会带来哪些潜在挑战?世界各国如何应对?5月15日,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智赋能大规模个性化终身学习”平行会议上,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探讨。

赋能:远程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会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数智时代,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或直播,听教师讲授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远程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网络的绝对中心,而在智能时代有4个典型主体,即虚拟学生、虚拟教师、人类教师和人类学习者,这很可能是今后智能时代典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砥说。

吴砥认为,事实上,远程学习教育中“一人一学伴”“一人一助教”已经成为现实,为远程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支持。

湖北开放大学校长陈志祥介绍,利用5G和AI技术,“自动线设备安装与调试”等课程被拆解为5000多个知识节点,基于学员画像,AI动态规划学习路径,使农村学员侧重“农机电路检修”,城市学员强化“工业机器人编程”,课程完成率提升28%。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智能技术支撑下,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具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推荐,更优化的学习路径,更灵活的学习环境,师生互动和指导效率也将提高。”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国立理工学院副校长迪尼塔•拉特纳•库苏玛斯图蒂认为。

挑战: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与会专家认为,尽管应积极拥抱数智技术对教育范式的变革创新,但也应看到目前新技术在应用中与教育教学还缺乏深度融合。

“借助前沿技术的学习体验,只有经过审慎思考、巧妙设计、符合教学逻辑且真实应用时,才能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否则这些技术可能沦为昙花一现的潮流,缺乏实质教育价值。”泰国格乐大学副校长查兰·马卢利姆指出,在数智教育时代,应坚守“以人为本、以人工智能为辅助”的教育理念。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院院长胡祥恩认为,应该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机会’和‘认知’领域最有效,在‘动机’‘情感’和‘社会’领域,人类仍占主导地位,这些领域需要共情、目标感和文化契合。”胡祥恩表示,即使在“认知”领域,人工智能也存在局限性,尚无法像人类教师那样在复杂概念或模糊情景中深入剖析学习者的误解。

“应平衡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使用,确保人工智能补充而非替代人类互动,否则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成果也会有负面影响。”胡祥恩说。

方案:跨越数字鸿沟的全球行动

与会专家学者还高度关注如何用数智技术构建更包容、更公平的教育生态,解决“数字鸿沟”或“人工智能鸿沟”。

“在非市中心的地区,南非只有37%的人能接触网络,剩下的大多数就被数字时代抛下,但他们真正需要机会”。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副部长布提·马纳梅拉介绍,因此,南非正在构建统一协调包容的继续教育体系,向所有人免费提供数字教育课程,同时紧密追踪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数字课程内容,让年轻人平等地获取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获得城市,武汉在会上分享了武汉各个人群如何便利获取学习资源。

武汉市副市长孟晖介绍,武汉为老年人定制了银龄数智课堂,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对年轻职场人士开设了江城夜校线上课程,助力他们实现职业跃迁;为刚来武汉的新市民打造云上学堂,助其融入城市生活。“数智教育正在给每个个体成长的可能。”孟晖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欧媚)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